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15

人助旅行@ TEDxNTHU 清華大學演講:在世界地圖裡看見人- I see you

Image
▎講者簡介-張苡絃 人氣作家 著有《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經營「人助旅行」部落格,推廣尊重多元的文化智商、走進生活的國際教育,鼓勵年輕人用­「心」和世界做朋友。足跡踏遍世界的苡絃,對於世界充滿好奇,但一切源自於對「人」的­好奇。「旅行,是為了找到一種更好的對待與被對待的方式,對別人的,對自己的。」─張­苡絃 ▎年會簡介-初.練 TEDxNTHU 2015年會以「實踐」為主軸,「初.練」為主題,展開一場匯聚動能的盛大聚會。 「初.練」-初念於心,勤練不輟,起身實踐。 為實現理想實踐途中難免踉蹌,但我們相信理想之深而不忘初衷的堅持,會支持不斷練習的­毅力,終能實踐藍圖、成就更好的自己、為社會留下美好軌跡。 ▎簡介: 張苡絃花了很多時間試圖理解什麼是「國際觀」,如何跳脫課本知識,真正的進行文化交流。 張苡絃建議招待外籍朋友們時不妨「一起做些不特別的事」,當一群人一同做些平常做的事情,反而能有機會卸下心防,與他們成為朋友,進行更深層的文化交流。 而經營了「人助旅行」部落格,張苡絃也提到世界其實早就已經準備好讓人助旅行的時代來臨!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人與人的距離也越來越近。當文化間有了交流,眼界變得更寬廣,台彎會有多麼的不一樣! ▎觀賞影片

我們應該要給孩子一點討厭父母的空間

Image
最近一個補習班老師呂捷談孝順的影片,看得讓我頭皮發麻,尤其是下方超過萬人的淚推與分享,更讓我感到害怕恐懼。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自有各自的不幸。」 在我身邊相似的家庭非常少,各自不幸的家庭占了多數,而這些不幸,居然也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每個人的人生都somehow被自己的父母給搞砸了。 我想心理學上應該有明確的分類了,但我自己想把「愛」分成四個層面:道德、情感、言語、行為。 道德:我是你的誰,所以你「應該」要愛我。 情感:只要你快樂,我也快樂。 言語:「我愛你」「有我在」「謝謝你」「對不起」「我和你一起」能夠說出來讓對方感受的到在乎與愛的言語 行為:陪伴而不干涉,讓人感到安心、舒服、快樂的行為,親密動作 (擁抱、按摩),或其他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行為。 大部分功能失常的親子關係中,通常只有道德上的愛,然後在其他三項無限制的操控與情感勒索。 在華人含蓄內斂的文化下,健康親子關係中缺少的,可能是言語上的愛,但言語愛也是我覺得這四種裡最不重要的,如果有其他三個的支持,愛不一定透過言語來傳達。 呂捷在影片中提到的,「父母辛苦養大你們,買房子、買衣服、煮飯給你吃,還供錢讓你去補習讀書。」 在我看來這些行為與愛一點都沾不上邊,提供吃、穿、住、教育,只是在盡父母親該盡的義務而已。如果這是一場交易,一場回報的遊戲,是不是他們提供吃住教育到我成年經濟獨立後,只要我也在相同年限提供同等待遇,這段親子關係就可以銀貨兩訖?(相信我,有很多青少年的孩子很樂於接受這個deal。) 物質的提供,誰都可以做,但不代表誰都是我的父母親。否則的話,money can buy me love。 父母難為,正是因為父母的功能遠超過於提供這些生活基本需求。 台灣在早期農業社會,經濟狀況普遍不好,要生養小孩都不容易,能夠衣食無虞的養活都是萬幸,因此親子的表現很容易得透過恩情回報來呈現。但若要以農業社會的角度來經營現代家庭關係,父母親對孩子的愛,會不自覺的變成一種投資型的愛,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你,而是因為我投資你,會有回報 (金錢、面子),我才要愛你。 而呂捷在影片中說的「你郭台銘嗎?為什麼他們要了解你,你有了解他們嗎?」正是這種病態的投資型親情的的展現。「所以我得成為一個在社會上有地位有錢讓你有面子的『成功』人士,你才要愛我,你才會想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