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台北

禮物 (二)

Image
禮物 (一) 第二個我很珍惜的禮物,是研究所的那個男朋友送的。 我當時打定主意就是要出國,即使那時候有一個交往一年多的穩定男友,(交往不到一個月就對方說要定下來了的那種 = =),也沒有從上一個遠距離戀愛中學到教訓,出國前也從沒想過說要分手什麼的,就是好傻好天真的以為只是去一年,很快就回來了。 他雖然百般暗示,要我就近到日本交換,這樣他工作如果稍微有時間,比如說三天連假這種的,我們就可以來個周末小聚。 至於後來為什麼會選擇到歐洲,我寫在這篇裡了: 到未知的地方去看看吧! 整個準備交換學生的過程,包括要完成論文、要考托福、要準備一大堆資料,他都陪在我身邊支持我。 他也常常跟我說,妳就出去好好玩吧,能多出去走走就多出去走走,想要嘗試什麼都去做,反正一年後記得回來就好了。 那時候我媽常常問他,為什麼他女朋友要自己出國一年,他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還這麼大方的鼓勵我出去。 我想是因為他明白,只要是我想做的事,他攔不住我。 可是他不明白的是,出去一年,不是只是去「玩」,不只是到不同的國家「看看」。 在歐洲獨自生活一年,是一種從內而外的蛻變,每一個腦細胞不停翻轉重生的一個過程。 但分隔兩地的我們,時差不同,生活圈不同,腦袋也漸漸不同了。只是,距離讓我們忽略了這些差異。 每天的談天話題,越來越貧乏,兩個都感到疲累,但是也無力去改變,於是鴕鳥式的以為,只要等我回到台灣,一切就自動變好了。 但是卻忘記了,兩個人交往,一起生活、一起成長是最重要的責任,步伐不一致,就會越走越遠。 在那一年裡,我們一個往東,一個往西走,等到我們回過頭來看時,對方已經遠的看不見了,就是聲嘶力竭地大喊,也聽不到對方的回音了。 回國後不到一個星期,維持了兩年半的感情 (其中一年男生在當兵,另一年女生在國外) 終究破局。 沒想到台北到布拉格,九千公里的距離,十多個小時的飛機,他飛了;等我回到台灣,兩個都住在台北不到四公里遠的距離,卻無論如何都跨不過去了。 分手沒有分得很漂亮,但是每當我回想起這段感情,我都記得他是曾經多麼努力想盡辦法在付出。 我在飛到布拉格前,先到香港一個朋友家停留兩個禮拜。 在離開台灣前兩天,他突然傳了訊息來跟我說,他要跟我一起到香港,陪我過...

英國Xray 攝影大師Nick Veasey在台個展 (免費參觀)

Image
Nick Veasey是英國當代藝術家,他擅長利用Xray攝影,讓我們穿透事物的表面,思考我們所處的這世界的本質。

在地球上,遇見平行宇宙中的自己

當初會選擇在完成碩士論文後到歐洲一年,就是因為從小到大在台灣傳統制式教育下累積了太多沒人回答的問題,我想要知道生命是不是有不同的可能,我想要看看在世界的另一端,是不是有不同的答案。

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優席夫─新美學空間

Image
周六參加了生態綠的 公平貿易台北輕旅行 。其中有一站是一個藝廊,是台灣原住民藝術家 優席夫的新美學空間 。

把他們當外國人前,先把他當個人吧!

Image
來自紐西蘭的L,被他的政府派來台灣工作,今年是在台灣的第二年,在台灣與他的美國太太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還請我幫寶寶取中文名字呢!

含蓄又保守的東方人?

Image
東方人很保守?

車廂內禁止嚼食口香糖

Image
芬蘭朋友M去年十二月份趁著到巴里島的畢業旅行,順道飛來台灣找我,在台灣待了一個月。

怎麼跟外國人變熟?(江湖一點訣)

Image
香港長洲島碼頭 每次分享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 「那,你有沒有什麼破冰的方法,可以跟外國人快速變成好朋友呢?」 嗯,其實我就連對台灣人,都沒有一套標準SOP,跟每個人都可以快速變好朋友了。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是嗎? 哪裡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變成好朋友」呢? 不管跟哪一個國家的人相處,你都會遇到你喜歡的人,跟你不喜歡的人,你都會遇到合得來跟合不來的人,為什麼對「外國人」,就會想要跟他們"每個人"都變成好朋友呢? 不過,如果你問我,要怎麼跟外國人變朋友,(而不是快速變成好朋友),我自己倒是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 剛開始寫文章不久,就收到一個學妹的訊息,說她看到了「人助旅行」的照片,不確定我是不是她認識的那一位學姊。

Emma Hack 人體彩繪藝術展─Camouflage ‧ 偽裝

Image
前一陣子有一手很紅的英文歌─Gotye-Somebody I used to know,除了歌曲好聽之外,前衛大膽極富藝術性的MV也是引起一陣討論,我好喜歡Gotye在裡面那種很冷靜的神經質的眼神! MV裡精彩的人體彩繪就是由澳洲藝術家 Emma Hack 花了二十幾個小時畫出來的!

寫在之後... ...

Image
日本京都法然院的落花水面 其實有時候寫文章,都覺得很自不量力。 這些東西別人也寫過,寫的也比我好,想說的東西說不定大家早就知道了,照片也沒拍得比較好,何須多此一筆呢?而且說不定沒人想看。 不過後來雄跟我說: 「重點不是別人有沒有寫過,而是你有沒有寫過!」

客廳攝影棚─習作 (1) Haunted house

Image
恐怖美學─性感的黑色幽默 主題: 因為情傷酗酒而亡的獨居女子, 醒來之後要復仇找不到鞋子。

慢慢走,還是到的了

Image
周日下午上完課,我的小太陽怡晴說要來陪我回家!兩個見了面很高興,即使不說話只是肩並肩走路,也覺得很安心。

台灣雅虎參觀記─張姥姥帶李姥姥逛大觀園

Image
弘哲是我在大學時期參加「工學院新世紀領袖菁英培育班」的同學。 聽起來是不是很威!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Image
講到文化、旅行、歧視、偏見、刻板印象,我就不得不推薦這一個TED TALK─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TED 演講─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四知堂

這週托Louisa和Emily兩位香港朋友的福,嚐到了台北的老饕店─四知堂,沒有標價的菜單讓老闆隨意推薦,三個人吃了三千多台幣的創意家常菜,食物好在於他的食材好,調味精準,淡淡的提味更襯托出食物的鮮美。在沒有對外窗的包浩斯建築中,與世隔絕成自有的小天地,在台北鬧區裡的想要擁有一個晚上的山居小屋,不便宜。 室內設計是骨董復古風(vintage),有著台灣古樸的木桌,世界各地的木質骨董椅,具歐風設計感的吊燈,頗具童趣的各國擺設,混搭的極為和諧!就像是甜點的豆漿奶酪一樣:用日本的黃豆製成的清甜奶酪,撒上一層薄薄的海鹽,再淋上義大利的橄欖油,靓阿!如果沒有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經歷,是沒有辦法用這麼簡單又複雜的方式營造出既像家又像高級餐廳又不會讓你不自在的用餐氛圍。一聊之下,果然老闆來頭不小,為人也極為海派! 是等我再有錢一點可以再去吃的一家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