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尊重不同的美麗,而美好
我們社會中一味推崇白皮膚的女性,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纏足」,要皮膚白的話,就不能曬太陽,限制了很多戶外活動,主流價值裡不能接受皮膚黝黑的健康女性 (我沒有說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喔) ,所以為了符合這種審美觀,女性寧願戴起口罩、撐起陽傘、在大熱天穿著外套,把自己包緊緊,就像那些把自己小腳包緊緊的纏足婦一樣,為了符合主流審美觀而限制自己的自由。
當然你也可以帶斗笠、帶口罩、穿外套去旅行、攀岩、衝浪、健行啦,但是我觀察到的是為數不少的女性不喜歡戶外運動的原因居然是「怕曬黑」,為了迎合「白」的標準,放棄讓生活更好玩的可能,我覺得好得不償失喔。
這種一味的白、瘦、長髮、大眼,讓我分不出來捷運站裡大幅廣告中林依晨跟深田恭子的差別。
另外,在胸部、鼻子、下巴裡面放入水袋、矽膠、人造骨、自體脂肪的行為,跟非洲部落中在額頭、顴骨埋入石頭讓自己五官更突出,或是泰北緬甸地區的少女只為了拉長脖子,在脖子套上一環一環的金圈有何不同?
當我們只有同一套審美標準時,我們其實也在用父權思維限制女性的發展,到最後,甚至是女性反過來自己的集體束縛,在無形中要求其他個體也要達到同樣的標準。見面時,常常透過問候來檢視彼此是否乖乖待在這框架中:「妳最近是不是變瘦了?」、「妳怎麼曬這麼黑?」
我的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朋友跟我說過,雖然台灣人說自己非常有禮貌,但是講到「外表」和「薪水」這兩件事,卻粗魯到了極點。她常常遇到,不管熟不熟的人對她說,「妳眼睛怎麼這麼小」、「妳怎麼這麼黑?」等非常直接的外表評論。
舉例來說,「妳最近是不是變胖了。」這句話,就有非常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今天這個人是選擇讓自己看起來豐腴一點,那是他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夠用含有「我覺得你瘦一點比較好看」意味的言語來去評論他,因為那也只是「你覺得」,對方沒有任何義務要迎合妳的標準;但如果這個人是非自願選擇而看起來豐腴,為什麼要再用「妳最近是不是變胖了。」這句話來提醒(傷害)他呢?
【相關影片:被觀眾嫌胖,美國女主播公開回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YjkxdKAqY#t=143
很多人說,沒辦法啊,這就是我們台灣人表達關心的一種方式,表示我們很熟阿。但是如果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不知不覺強化單一審美觀,我們是不是能用別的方式來問候、關心彼此呢?
檢視一下日常生活中說的話,是不是也常常無形中限制了「多元」審美觀的發展呢?
而我認為一個文化中最可貴的就是對於「多元」的尊重。
前不久,藝人庹宗康、艾莉絲、小S都在媒體上面分享過,自己的小孩被旁人說長相不好看,覺得很受傷,有的落淚有的在媒體上抨擊這些網友或路人。
只是這些在電視曝光強度大的藝人,他們每天在電視上面做的,不也是一樣的事情嗎─檢視別人的「女兒」的長相符不符合標準。他們就是為這個社會建立「標準」審美觀的最強鞏固者不是嗎?當他們自己都不懂得尊重多元,欣賞不同種類的美好時,被教育的閱眾自然會拿同樣的標準審美觀,檢視他們身邊最親愛的人阿。
關於掙脫外表束縛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德國男孩P跟我說的:
在德國,他們的演員受歡迎程度,並不是由外表來決定,而是看他們對於角色的詮釋,所以他們對於專業的演員的評斷標準裡,沒有外表這一項。
所以你看德國電影裡,帥哥美女其實很少,每個都是演技派!
我不反對整型,也不反對美白,我反對的是,一個沒有多元審美觀的社會。
這世界,就是因為什麼樣的人都有,才美麗,
更因為尊重不同的美麗,而美好。
我是苡絃,這裡是人助旅行
You are beautiful!
FB: https://www.facebook.com/fairyseyes
BLOG: http://fairyseyes.blogspot.tw/
相關文章:超越審美的父權框架
當然你也可以帶斗笠、帶口罩、穿外套去旅行、攀岩、衝浪、健行啦,但是我觀察到的是為數不少的女性不喜歡戶外運動的原因居然是「怕曬黑」,為了迎合「白」的標準,放棄讓生活更好玩的可能,我覺得好得不償失喔。
這種一味的白、瘦、長髮、大眼,讓我分不出來捷運站裡大幅廣告中林依晨跟深田恭子的差別。
另外,在胸部、鼻子、下巴裡面放入水袋、矽膠、人造骨、自體脂肪的行為,跟非洲部落中在額頭、顴骨埋入石頭讓自己五官更突出,或是泰北緬甸地區的少女只為了拉長脖子,在脖子套上一環一環的金圈有何不同?
當我們只有同一套審美標準時,我們其實也在用父權思維限制女性的發展,到最後,甚至是女性反過來自己的集體束縛,在無形中要求其他個體也要達到同樣的標準。見面時,常常透過問候來檢視彼此是否乖乖待在這框架中:「妳最近是不是變瘦了?」、「妳怎麼曬這麼黑?」
我的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朋友跟我說過,雖然台灣人說自己非常有禮貌,但是講到「外表」和「薪水」這兩件事,卻粗魯到了極點。她常常遇到,不管熟不熟的人對她說,「妳眼睛怎麼這麼小」、「妳怎麼這麼黑?」等非常直接的外表評論。
舉例來說,「妳最近是不是變胖了。」這句話,就有非常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今天這個人是選擇讓自己看起來豐腴一點,那是他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夠用含有「我覺得你瘦一點比較好看」意味的言語來去評論他,因為那也只是「你覺得」,對方沒有任何義務要迎合妳的標準;但如果這個人是非自願選擇而看起來豐腴,為什麼要再用「妳最近是不是變胖了。」這句話來提醒(傷害)他呢?
【相關影片:被觀眾嫌胖,美國女主播公開回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YjkxdKAqY#t=143
很多人說,沒辦法啊,這就是我們台灣人表達關心的一種方式,表示我們很熟阿。但是如果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不知不覺強化單一審美觀,我們是不是能用別的方式來問候、關心彼此呢?
檢視一下日常生活中說的話,是不是也常常無形中限制了「多元」審美觀的發展呢?
而我認為一個文化中最可貴的就是對於「多元」的尊重。
前不久,藝人庹宗康、艾莉絲、小S都在媒體上面分享過,自己的小孩被旁人說長相不好看,覺得很受傷,有的落淚有的在媒體上抨擊這些網友或路人。
只是這些在電視曝光強度大的藝人,他們每天在電視上面做的,不也是一樣的事情嗎─檢視別人的「女兒」的長相符不符合標準。他們就是為這個社會建立「標準」審美觀的最強鞏固者不是嗎?當他們自己都不懂得尊重多元,欣賞不同種類的美好時,被教育的閱眾自然會拿同樣的標準審美觀,檢視他們身邊最親愛的人阿。
關於掙脫外表束縛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德國男孩P跟我說的:
在德國,他們的演員受歡迎程度,並不是由外表來決定,而是看他們對於角色的詮釋,所以他們對於專業的演員的評斷標準裡,沒有外表這一項。
所以你看德國電影裡,帥哥美女其實很少,每個都是演技派!
我不反對整型,也不反對美白,我反對的是,一個沒有多元審美觀的社會。
這世界,就是因為什麼樣的人都有,才美麗,
更因為尊重不同的美麗,而美好。
我是苡絃,這裡是人助旅行
You are beautiful!
FB: https://www.facebook.com/fairyseyes
BLOG: http://fairyseyes.blogspot.tw/
相關文章:超越審美的父權框架